内容简介 以2021年企业问卷和员工问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课题组对我国灵活用工市场的总况、不同类型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状况、灵活用工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和工作状况等相关经验进行了数字上的勾勒。课题组也将2020年和2021年企业问卷的调研结果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核心数据的变化把握我国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趋势。 内容变动 与去年的蓝皮书相比,《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的主题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聚焦“组织变革与用工模式创新”,而今年则聚焦“多元化用工的效率、灵活性与合规”,对灵活用工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不同灵活用工类型的差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据了解,蓝皮书主题变动的背后是市场的深层变化。在过去的一年,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新业态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用工市场对灵活用工认知度的提升、政府对灵活就业的扶持、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育,都在不断推动灵活用工的发展。但部分企业不规范用工带来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和税费流失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政府正在逐步强化对灵活用工的管控。 解读《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 灵活用工已成为近两年人力资源市场的关键词。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显示,企业和社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提高,61.14%的企业使用灵活用工,同比上升了5.46个百分点,且多数企业采用了两种以上的灵活用工类型。这些数据说明企业更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减灵活用工规模,未来灵活用工的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与2020年的结果进行对比,“稳定或扩大使用规模”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29.32%攀升至2021年的51.80%;表示“缩减使用规模”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26.36%降至2021年的9.34%。对比两年的数据也可以发现,灵活用工的市场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倾向正在增强。 蓝皮书指出,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和新经济的崛起,企业的生产多由需求端直接发起,因此业务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组织对劳动力的配置也越来越转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响应业务变动。此外,降低成本、突破编制限制、规避风险等也是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动机。 由于业务的变动较大,企业会面临短时间内招聘需求暴涨的挑战。但企业并非都有能力应对这种招聘压力,因此有30.08%的企业出于“减轻自招压力”的原因使用灵活用工。 招聘压力通常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用工企业面临人员需求大、外部劳动力市场人才供应有限、用工短缺问题时,需要通过灵活用工拓宽招聘渠道,分担招聘压力。二是招聘对于用工企业尤其是业务正处在快速扩张期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业务快速扩张的企业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整合资源、搭建人才团队、占领市场,但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完成快速、大批量招聘任务的能力,也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灵活用工能够显著提升人员获取和使用的效率,减轻企业招聘压力。三是业务量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季节性用工导致的招聘压力突然增大。四是项目化用工导致的项目人才需求增大,需要迅速组建能够符合项目安排的专业人才团队。 此外,生产淡旺季明显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中,存在着季节性、项目性业务变动的问题,也需要诉诸于灵活用工。28.75%的企业使用灵活用工是因为“短期项目或季节性用工需求”。比如,电商平台在“双11”“6·18”等购物节时需要在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商品打包、客服上投入大量人力。 小结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市场规模、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上都有所增长,我国灵活用工市场正呈现持续发展趋势。灵活用工作为人力资源调配的重要手段,在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数亿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对待灵活用工,既要顺势而为,刺激劳动力市场各要素的合理流动,更要合理规制,保障民生。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和用工模式也变得更加灵活,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准备采用多元的混合用工模式。灵活用工的最高价值是最有效地配置社会劳动力,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当然,企业要实现灵活用工的效率与灵活性目标,就亟需企业和学界要更加深入研究影响用工模式的人力资本、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及法律法规等主题。 伟博才力集团品牌正式创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中国宁波。伟博才力集团以服务人力资源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人力资源行业产业互联网平台。 伟博才力集团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承载着行业使命与梦想,依托强大的资本与互联网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构建起以供应链为核心,人力资源产业基金、产业园、商业保险集采、技术输出、结算服务、招聘共享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已经服务20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平台将依托于既有的产业资源,持续提升对人力资源行业的资本赋能、产品赋能、商业模式赋能、技术赋能等,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伟博才力集团运营及筹建的实体和虚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8余个,人力资源数字经济产业园近20个,覆盖江西、山东、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参与管理的基金2支,管理资金超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80余家。